公司新闻
致力于弱电行业中高端产品与先进应用的倡导者
日前,商洛市把脉“小眼镜”“小胖墩”,开出加课时、加活动、加时间、加花样、加赛事的深化学校体育改革“药方”,力求通过学生体质强健计划“十条措施”让学生动起来、练起来、乐起来,让孩子们身上有汗、眼里有光、脚下有力、健康成长。
增课时,让孩子们身上有汗。自2025年春季学期起,商洛市义务教育学校体育课由每周3-4节增加到每天1节,鼓励高中阶段学校每周增加1节体育课,拓展开设体育游戏、体能训练、特色体育活动“三个课程”。将课间休息时长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,每天开展一次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,落实好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”要求。设置2个月过渡期,“一校一案”统筹学区范围、教学常规、学校供餐、睡眠管理、错时错峰等实际情况和走读生、寄宿生的现实需要,合理安排师生作息时间。
养习惯,让孩子们眼里有光。“十条措施”明确,学校要每天组织一次课间广播体操或健身操,每天上午、下午各组织一次眼保健操,并不断提高“两课(体育课、活动课)两操(课间操、眼保健操)”效益,寄宿制学校全面落实每天早操制度,鼓励非寄宿制学校开展早操活动,引导学生养成坚持锻炼的好习惯。科任教师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,确保学生在读写过程中保持“一尺一拳一寸”,减少因不良姿势导致的视力问题和脊柱问题,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用眼护眼习惯。利用学生健康体检、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等数据分析,对近视、肥胖、龋齿、脊柱侧弯等问题重点监测,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的全面监测、评估、干预和评价,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。
加赛事,让孩子们脚下有力。围绕商洛市打造“中国排球名城、国际赛事名城”的目标,“十条措施”提出,大力推广普及足球、篮球、排球“三大球”运动,以发展排球运动为特色,推广发展青少年排球、小排球、气排球、亲子排球等运动,开展“爱我商洛 强健体魄”主题教育、主题实践活动。将田径、足球、排球、篮球、乒乓球、羽毛球、武术、健美操、啦啦操、跳绳、游泳和中华传统体育等项目作为体育竞赛内容,不断完善“班级-校际-县级-市级”四级常态化学生赛事体系,并打通体育特长生升学通道。学校每年开展春、秋两季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,市县区每年举办不少于2项的单项体育赛事或1次综合性运动会,让更多青少年在参赛、观赛中爱运动、会协作,拼搏向上、积极阳光。
变花样,让孩子们脸上有笑。增加体育游戏课、体能训练课和球类、田径类、体操类、水上或冰雪类、中华传统体育类、新兴体育类等特色体育活动课,注重“学、练、赛”一体化教学,重点发展学生跑、跳、投、踢、舞、射、术等基本运动技能、传统项目技艺和专项运动技能。支持学生因地制宜开展跳绳、皮筋、毽子等简便易行的课间体育游戏活动,结合实际开展广播操、健身操、花样跳绳、桌面手势舞、下棋等的大课间活动,鼓励学校把商洛特色非遗项目花棍舞、腰鼓、渔鼓、舞狮等融入课间活动,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形式多样、动静结合的游戏活动中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。
据悉,商洛市将从强化教师队伍、加大设施建设、加强督导检查等方面提供保障,全力推动“十条措施”落地生根、取得实效。